大约一个世纪以前
英国作家毛姆写下《月亮和六便士》
为什么要叫做月亮和六便士呢?
当年泰晤士报的一篇书评曾写道:
“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
六便士,寓意现实中世俗的物质生活
相反的,月亮则成了代表崇高理想和伟大志向的意象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被称为英国的莫泊桑,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人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2017年,由张志林先生担任出品/制作/音乐总监的音乐剧《梵高》中文版,创造了票房及口碑的现象级音乐剧,每一场都有95%的上座率,好评如潮,成为音乐剧人群和市场养成的良心之作。
音乐剧《梵高》-现场剧照
2018年,大景文化联手缪时文化,将创作目光瞄准了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的高更,再次集结亚洲顶尖音乐剧“创”+“演”最佳阵容,打造原创音乐剧《月亮和六便士》。
梵高(左三)与高更(右) 1887
保罗. 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对现当代绘画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他有着一段放弃人生赢家之路、追求艺术梦想的传奇经历。高更选择了他心目中的月亮,义无反顾献身艺术,抛弃了别人眼中的六便士:金领生活与美满家庭。
《月亮和六便士》中以高更作为原型的主角斯特里克兰德先生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只不过他被剔除了人情世故的一面,以更不可理喻的方式投向绘画的怀抱,成为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与高更本人一样,斯特里克兰德在不惑之年做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他放弃自从成为股票交易人以来的优渥生活,抛妻弃子,远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寻找灵感,并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在穷困潦倒中着魔般地进行艺术创作。
高更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年,收藏于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
【剧情简介】
斯特里克兰德原本是在伦敦从事股票经纪的“金领”,突然在四十多岁时为了追逐击中他的梦想,抛妻弃子,放弃一切流浪他乡,开始从事绘画创作;从伦敦,到巴黎,再到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主人公背弃了所有世俗的伦理和观念,忍受着穷困潦倒、疾病缠身,义无反顾地追求着艺术的真谛。他的执着,他的牺牲,他的狂热与冷漠,谱就了一典跌宕起伏的人性之歌。
就用你手中的六便士
来听一场关于月亮的吟唱吧!
有人说这是个渣男的故事
有人又觉得这是艺术家的“修养”
你又会怎么看,和听呢?
联合出品:大景文化 、 缪时文化
出品人:于国生、张志林
制作人:张志林
编剧:李然
音乐总监:张志林
编舞:刘艾
视觉总监:于正
执行制作人:张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