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至7日,由叶锦添首度执导的舞台剧《倾城之恋》在杭州大剧院盛大开演。
总导演叶锦添通过多媒体电影影像、流动的舞台装置、华丽而斑斓的服装,将视觉和空间带来的“后戏剧剧场”充分展现。而实力派演员万茜与宋洋的亮眼表现,也再现了张爱玲笔下动听而近人情的“平凡传奇”。
“叶锦添是懂张爱玲的”
电影与舞台的结合,一场盛大的「时空实验」
舞台剧《倾城之恋》最大的亮点就是电影与舞台的结合。不少观众在观后表示:“高级的质感”“时而抽离,时而沉浸的感觉太奇妙了”“看到了传统戏剧舞台上看不到的东西”“颠覆了认知”。
不同于常见在戏剧舞台上的实时影像技术,《倾城之恋》中的电影部分,是专门提前拍摄的。因而他所承担的职能,不仅仅只是人物情绪与反应的放大与特写,时而舞台与影像虽然处于同一空间,却拥有不同的时间节奏,成为身体关系和情绪反应的“二次曝光”;时而是舞台人物的闪回,戏剧人物被分配和指派着在特定的环境中奔走与驻足,成为现在与过去的“互文”。
《倾城之恋》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白流苏被兄嫂所不容,为了逃离这个古老的家庭的颓败生活,她用自己的青春孤注一掷,和纨绔子弟范柳原展开了一场斤斤计较的爱情博弈。
一场震惊世界的战争成全了他们,可以抵住单调、无望、孤独的宿命。
而张爱玲的作品却独独以氛围取胜,颓败而冷漠的白公馆,伶俐机智却没有热情的这一对“自私的男女”,狡黠而空虚的爱情博弈以及荒凉的结尾,都被叶锦添用电影的视觉叙事创造了大量的留白与气息,打破了大众认知中台词密集的戏剧观演经验,让观众的每一个细胞都张开来感知剧场场域与电影镜头分别给予的宏大与细微、抽象和具体,让孤独的个体在集体的空间和时间内感受孤独。不少“张迷”在观演后表示:“叶锦添导演太懂张爱玲了”。
“最生动的白流苏和惊喜的范柳原”
无声的演技,书写“传奇”的人物
编剧张敞曾在观看完联排合成之后,在微博上盛赞扮演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两位演员万茜、宋洋,“是目前我看到的最生动的白流苏”“范柳原的塑造一定是最大惊喜”。
为了表现张爱玲小说中独树一帜的“气息”,两位主角有许多戏份需要用肢体语言与人物状态来“说”出故事。
比如,白流苏终于如愿远离了上海的腐朽家庭,住进了范柳原为她在香港准备的房子,她在这所空房子里漫无目的地寻找,可最终找到的仍是无尽的虚无。
这一幕需要扮演者万茜经历多种情绪的更迭,如愿以偿的欣慰、对未来的彷徨、担忧、对自我选择的疑惑都孕育其中,演绎得颗粒分明,层次清楚,使人完全沉浸和共情。
范柳原的人物形象也有着颇具匠心的改编,在国外的潦倒生活、纵情欢场的往事、漂泊无定的内心都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宋洋,也通过精湛的演技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看不透”的范柳原。
还有嚣张跋扈的四奶奶、柔弱而计较的三奶奶、懦弱无能的四爷也被傅淼等演员表现地淋漓尽致,让人深深感到置身于这个压抑窒息的白公馆。
“有艺术审美,更有细节追求”
国际主创团队的美学实践
有人评价《倾城之恋》“不仅有‘大’的艺术审美,更有‘小’的细节追求”。
试演之后,《倾城之恋》的不少细节令观众印象深刻。开场长达7分钟的舞蹈默片和蒙太奇片段让大家领略到了奥利弗奖杰出歌剧成就奖获得者蔡敏仪(Carolyn Choa)的编舞功底;
叶锦添亲手设计的每一件旗袍精雕细琢,不仅完美复刻30年代的时代风貌,又兼具现代审美;
Y字型的大型转台将舞台分割成若干区域,通过行云流水的设计与转换,分割成多个戏剧空间,随着背投的实时变化,时而是阴郁的白家,时而是灯红酒绿的舞厅,时而是阴暗的浅水湾饭店,与灯光完美配合,演绎出代表着永恒的月亮,不确定的树影……
道具细致到白家餐桌上的菜肴、梳妆台上的香水瓶,甚至是角色手中的几枚美元,都完美复刻时代印迹;原创作曲杜韵更是别具匠心,就像给观众内心插上了指挥棒,对剧情的推动情绪的渲染立下汗马功劳,不露声色地烘托着故事的命运、人物的内心及戏剧的情绪。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